城市規劃有哪些層次,并寫出規劃的編制體系?

(1)城市總體規劃;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一)設市城市應當編制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縣(自治縣、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城鄉規劃編制圖紙的鎮應當編制

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市域和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內容包括城鄉規劃編制圖紙:分析區域發展條件和制約因素,提

出區域城鎮發展戰略,確定資源開發、產業配置和保護生態環境、歷史文化遺產的綜合目標;

預測區域城鎮化水平,調整現有城鎮體系的規模結構、職能分工和空間布局,確定重點發展的

城鎮;原則確定區域交通、通訊、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設施的布局;提出實施規劃的措

施和有關技術經濟政策的建議;

(二)確定城市性質和發展方向,劃定城市規劃區范圍;

(三)提出規劃期內城市人口及用地發展規模,確定城市建設與發展用地的空間布局、功能分

區,以及市中心、區中心位置;

(四)確定城市對外交通系統的布局以及車站、鐵路樞紐、港口、機場等主要交通設施的規

模、位置,確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統的走向、斷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確定主要廣場、停車場

的位置、容量;

(五)綜合協調并確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電、通訊、燃氣、供熱、消防、環衛等設施

的發展目標和總體布局。

(六)確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標和總體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線;

(七)確定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發展目標及總體布局;

(八)確定城市環境保護目標,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九)根據城市防災要求,提出人防建設、抗震防災規劃目標和總體布局;

(十)確定需要保護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跡、傳統街區,劃定保護和控制范圍,提出保護措

施,歷史文化名城要編制專門的保護規劃;

(十一)確定舊區改建、用地調整的原則、方法和步驟,提出改善舊城區生產、生活環境的要

求和措施;

(十二)綜合協調市區與近郊區村莊、集鎮的各項建設,統籌安排近郊區村莊、集鎮的居住用

地、公共服務設施、鄉鎮企業、基礎設施和菜地、園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劃定需要保留

和控制的綠色空間;

(十三)進行綜合技術經濟論證,提出規劃實施步驟、措施和方法的建議;

(十四)編制近期建設規劃,確定近期建設目標、內容和實施部署。

建制鎮總體規劃的內容可以根據其規模和實際需要適當簡化。

城市總體規劃的文件及主要圖紙

(一)總體規劃文件包括規劃文本和附件,規劃說明及基礎資料收入附件。

規劃文本是對規劃的各項目標和內容提出規定性要求的文件,規劃說明是對規劃文本的具體解

釋(以下有關條款同);

(二)總體規劃圖紙包括:市(縣)域城鎮布局現狀圖、城市現狀圖、用地評定圖、市(縣)

域城鎮體系規劃圖、城市總體規劃圖、道路交通規劃圖、各項專業規劃圖及近期建設規劃圖。

圖紙比例:大、中城市為1/10000~1/25000,小城市為1/5000~1/10000,其中建制鎮為

1/5000;市(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圖的比例由編制部門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2)分區規劃應;

(一)原則規定分區內土地使用性質、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標;

(二)確定市、區、居住區級公共設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圍;

(三)確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紅線位置、斷面、控制點座標和標高,確定支路的走向、寬度以

及主要交叉口、廣場、停車場位置和控制范圍;

(四)確定綠地系統、河湖水面、供電高壓線走廊、對外交通設施、風景名勝的用地界線和文

物古跡、傳統街區的保護范圍,提出空間形態的保護要求;

(五)確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徑、服務范圍以及主要工程設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圍。

分區規劃文件及主要圖紙

(一)分區規劃文件包括規劃文本和附件,規劃說明及基礎資料收入附件;

(二)分區規劃圖紙包括:規劃分區位置圖、分區現狀圖、分區土地利用及建筑容量規劃圖、

各項專業規劃圖。圖紙比例為1/5000。

(3)詳細規劃的編制

詳細規劃的主要任務是: 以總體規劃或者分區規劃為依據,詳細規定建設用地

的各項控制指標和其城鄉規劃編制圖紙他規劃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對建設作出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計。

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3)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詳細規定所規劃范圍內各類不同使用性質用地的界線,規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或

者有條件地允許建設的建筑類型;

(二)規定各地塊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控制指標;規定交通出入口方位、

停車泊位、建筑后退紅線距離、建筑間距等要求;

(三)提出各地塊的建筑體量、體型、色彩等要求;

(四)確定各級支路的紅線位置、控制點座標和標高;

(五)根據規劃容量,確定工程管線的走向、管徑和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

(六)制定相應的土地使用與建筑管理規定。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文件和圖紙

(一)控制性詳細規劃文件包括規劃文本和附件,規劃說明及基礎資料收入附件。規劃文本中

應當包括規劃范圍內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規定;

(二)控制性詳細規劃圖紙包括:規劃地區現狀圖、控制性詳細規劃圖紙。圖紙比例為

1/1000-1/2000。

(4)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建設條件分析及綜合技術經濟論證;

(二)作出建筑、道路和綠地等的空間布局和景觀規劃設計,布置總平面圖;

(三)道路交通規劃設計;

(四)綠地系統規劃設計;

(五)工程管線規劃設計;

(六)豎向規劃設計;

(七)估算工程量、拆遷量和總造價,分析投資效益。

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文件和圖紙

(一)修建性詳細規劃文件為規劃設計說明書;

(二)修建性詳細規劃圖紙包括:規劃地區現狀圖、規劃總平面圖、各項專業規劃圖、豎向規

劃圖、反映規劃設計意圖的透視圖。圖紙比例為1/500-1/2000。

地產小知識——控制性詳細規劃圖

1 、什么是規劃

規劃,在這里特指城鄉規劃,它是一個涉及不同空間范圍、不同專業、不同要素的綜合體系,是綜合考慮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的要求后,對未來城市土地和空間資源做出的統籌安排,并通過對建筑高度、建設強度等重要要素進行管理,促進城市空間品質的提升。

2 、 什么是控制性詳細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明確的法定規劃之一,屬于城市規劃、鎮規劃的詳細規劃中的一種(另一種則是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完成后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指導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規劃行政許可。

控制性詳細規劃 (regulatory plan)是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根據城市、鎮總體規劃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設用地性質、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的規劃。根據《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第二十二條至第二十四條的規定,根據城市規劃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應當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以控制建設用地性質,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作為城市規劃管理的依據,并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控規自產生之日起就是為城市經營、土地開發服務的。城市規劃有其科學性的一面,追求城市的長遠利益、整體利益和三大效益的平衡;城市規劃也有其工具性的一面,是現階段城市政府通過經營城市推動經濟發展的工具。

《廣東省城市規劃委員會指引》第三條明確規定:“控規實行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制度。城市規劃委員會是人民政府進行城市規劃決策的議事機構。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由人民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代表、專家和公眾代表組成。其中,專家和公眾代表人數應當超過全體成員的半數以上。”這無疑是新千年以來中國城市規劃管理制度建設最具革命性的進展。

3 、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明確了規劃是不能擅自修改的,如果確實需要修改,需要按照法定程序進行。

拿控制性詳細規劃來說,其修改程序相當復雜,需要經過論證、征求意見、提交修改報告、編制修改方案、公示、按照原程序審批等一系列程序。

4 、 控制性詳細規劃內容

(1)應當包括下列基本內容(其他文章摘錄的,僅供參考,我理解這是大區塊范圍的控規):

①土地使用性質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②容積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綠地率等用地指標;

③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共安全設施的用地規模、范圍及具體控制要求,地下管線控制要求;

④基礎設施用地的控制界線(黃線)、各類綠地范圍的控制線(綠線)、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保護范圍界線(紫線)、地表水體保護和控制的地域界線(藍線)等“四線”及控制要求。

(2)控制性詳細規劃包括下列內容(其他文章摘錄的,僅供參考,我理解這是小范圍的控規,比如某地塊):

①詳細規劃規定所規劃范圍內各類不同使用性質用地的界限,詳細規劃規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或者有條件允許建設建筑類型;

②詳細規劃規定各地塊的控制指標(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綠地率、建筑間距、建筑后退紅線距離、機動車出入口方位等);

③詳細規劃確定各級支路的紅線位置、控制點坐標和標高;

④詳細規劃根據規劃容量,確定工程管線的走向、管徑和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5)制定相應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規定。

(3)控制性詳細規劃需收集以下基礎資料:

①總體詳細規劃或分區規劃對本規劃地段的規劃要求,相鄰地段已批準的規劃資料;

②土地利用現狀,用地分類至小類;

③人口分布現狀;

④建筑物現狀,包括房屋用途、產權、建筑面積、層數、建筑質量、保留建筑等;

⑤公共設施規模、分布;

⑥工程設施及管網現狀;

⑦土地經濟分共資料,包括地價等級、土地級差效益、有償使用狀況、開發方式等;

⑧所在城市及地區歷史文化傳統、建筑特點等資料。

(4)控制性詳細規劃文本的內容要求

①總則:制定詳細規劃的依據和原則,主管部門和管理權限;

②土地使用和建筑詳細規劃管理通則;

1).各種使用性質用地的適建要求;

2).建筑間距的規定;

3).建筑物后退道路紅線距離的規定;

4).相鄰地段的建筑規定;

5).容積率獎勵和補償規定;

6).市政公用設施、交通設施的配置和管理要求;

7).有關名詞解釋;

8).其他有關通用的規定。

③地塊劃分以及各地塊的使用性質、詳細規劃控制原則、規劃設計要求;

④各地塊控制指標一覽表:詳細規劃控制指標分為規定性和指導性兩類。前者是必須遵照執行的,后者是參照執行的。

1).詳細規劃控制指標一般為以下各項:用地性質;建筑密度(建筑基底總面積/地塊面積);建筑控制高度;容積率(建筑總面積/地塊面積);綠地率(綠地總面積/地塊面積);

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車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用設施。

2).指導性指標一般為以下各項:人口容量(人/公頃);建筑形式、體量、風格要求;

建筑色彩要求;其他環境要求。

? (5)控制性詳細規劃圖紙的內容要求

①詳細規劃位置圖。圖紙比例不限;

②詳細規劃用地現狀圖。圖紙比例為1/1000~1/2000,分類畫出各類用地范圍(分至小類),標繪建筑物現狀、人口分布現狀,市政公用設施現狀,必要時可分別繪制;

③詳細規劃土地使用規劃圖。圖紙比例同現狀圖,畫出詳細規劃各類使用性質用地的范圍;

④詳細規劃地塊劃分編號圖。圖紙比例1/5000,標明地塊劃分界線及編號(和文本中控制指標相對應);

⑤各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圖。圖紙比例為1/1000~1/2000,圖紙標繪以下內容:

1).規劃各地塊的界線,標注主要指標;

2).規劃保留建筑;

3).公共設施位置;

4).道路(包括主、次干道、支路)走向、線型、斷面,主要控制點坐標、標高;

5).停車場和其他交通設施用地界線;必要時4、5兩項可單獨繪制。

⑥各項工程管線詳細規劃圖。標繪各類工程管網平面位置、管徑、控制點坐標和標高。

(6 )居住區的詳細規劃設計基本原則

1)詳細規劃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

2)詳細規劃符合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原則;

3)詳細規劃綜合考慮所在城市的性質、氣候、民族、習俗和傳統風貌等地方特點和規劃用地周圍的環境條件,充分利用規劃用地內有保留價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與構筑物等,并將其納入規劃;

4)詳細規劃適應居民的活動規律,綜合考慮日照、采光、通風、防災、配建設施及管理要求,創造方便、舒適、安全、優美的居住生活環境;

5)詳細規劃為老年人、殘疾人的生活和社會活動提供條件;

6)詳細規劃為工業化生產、機械化施工和建筑群體、空間環境多樣化創造條件;

7)詳細規劃為商品化經營、社會化管理及分期實施創造條件;

8)詳細規劃充分考慮社會、經濟和環境三方面的綜合效益。

(7)控規圖的顏色怎么看

規劃圖一般都自帶圖例,里面標注的 不同顏色就代表了不同性質的用地類型。

我們重點關注幾個顏色:

紅色: 代表商務、商業用地;

黃色: 代表居住用地;

棕色: 代表工業用地;

綠色: 代表公園綠地;

紫色:代表政府用地。

其中最重要的是紅色和黃色, 商辦用地和居住用地通常都是一個板塊中占比最大的兩個用地類型, 這兩類用地的比例,決定了未來這個地塊的發展。有些地方 紅色板塊占比大, 說明這個地方 商業發達、寫字樓多,很可能是商業中心。 有些地方 黃色板塊占比大, 那么可能是以 居住功能為主, 說明這個地方 很有可能是剛需市場, 如果來這里投資,上漲空間注定不大。關于 地鐵、輕軌、高鐵的規劃, 也可以在圖例找到, 通常用虛線、白色實線來表示。

?

看懂規劃圖,了解所屬區域的未來發展方向,買房就不會懵圈了。

城市規劃圖怎么做

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的,城市規劃圖包括用地、管線、交通、綠化、水系很多東西,詳細參照城市規劃的編制要求制定。

城市規劃圖中M1、M2、M3代表什么,有何區別?

M1、M2、M3分別代表一類工業用地、二類工業用地和三類工業用地

它們的區別是:

一類工業用地指對居住和公共設施等環境基本無干擾和污染的工業用地.如電子工業、縫紉工業、工藝品制造工業等用地;

二類工業用地指對居住和公共設施等環境有一定干擾和污染的工業用地.如食品工業、醫藥制造工業、紡織工業等用地;

三類工業用地指指對居住和公共設施等環境有嚴重干擾和污染的工業用地.如采掘工業、冶金工業、大中型機械制造工業、化學工業、造紙工業、制革工業、建材工業等用地。

城市規劃圖的概念:

城市總體規劃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城鄉規劃編制圖紙,統籌兼顧、綜合部署城鄉規劃編制圖紙,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實現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內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規劃編制工作的第一階段,也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

城市規劃內容可以作為最終的圖紙嗎

城市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編制圖紙的主要圖紙

(1)市(縣)域城鎮分布現狀圖。圖紙比例為l/50000—1/200000城鄉規劃編制圖紙,標明行政區劃、城鎮分布、交通網絡、主要基礎設施、主要風景旅游資源。

(2)城市現狀圖。圖紙比例為大中城市1/10000或1/25000,小城市可用1/5000。圖紙應標明以下內容城鄉規劃編制圖紙

a.按《城市用地分類及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Jl37—90)分類畫出城市現狀各類用地的范圍(以大類為主,中類為輔);

b.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對外交通、市政公用設施的位置;

c.商務中心區及市、區級中心的位置;

d.需要保護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跡、歷史地段范圍;

e.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等的范圍;

f.園林綠化系統和河、湖水面;

g.主要地名和主要街道名稱;

h.表現風向、風速、污染系數的風玫瑰。

(3)新建城市和城市新發展地區應繪制城市用地工程地質評價圖,圖紙比例同現狀圖,圖紙應標明以下內容:

a.不同工程地質條件和地面坡度的范圍、界線、參數;

b.潛在地質災害(滑坡、崩塌、溶洞、泥石流、地下采空、地面沉降及各種不良性特殊地基土等)空間分布、強度劃分;

c.活動性地下斷裂帶位置,地震烈度及災害異常區;

d.按防洪標準頻率繪制的洪水淹沒線;

e.地下礦藏、地下文物埋藏范圍;

f.城市土地質量的綜合評價,確定適宜性區劃。(包括適宜修建、不適宜修建和采取工程措施方能修建地區的范圍)。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要求。

(4)市(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圖。圖紙比例同現狀圖,標明行政區劃、城鎮體系總體布局、交通網絡及重要基礎設施規劃布局、主要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及旅游區布局。

(5)城市總體規劃圖。表現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各項規劃內容,圖紙比例同現狀圖。

(6)郊區規劃圖。圖紙比例為1/25000~1/50000,圖紙應標明以下內容:

a.城市規劃區范圍、界線;

b.村鎮居民點、公共服務設施、鄉鎮企業等各項建設用地布局和控制范圍;

c.對外交通用地及需與城市隔離的市政公用設施(水源地、危險品庫、火葬場、墓垃圾處理消納地等)用地的布局和控制范圍;

d.農田、菜地、林地、園地、副食品基地和禁止建設的綠色空間的布局和控制范圍。

(7)近期建設規劃圖。

(8)各項專業規劃圖。

城市規劃圖在哪能查到?

查找一個城市規劃圖的方法步驟:

1、可以到規劃局咨詢,根據行政公開的相關規定,可以查看;

2、部分地方的政府網站上有城市規劃圖的公布;

城市總體規劃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實現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內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規劃編制工作的第一階段,也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